我国将9探火星金星木星 嫦娥三号可能12月发射

2013年08月07日14:28  金陵晚报

  火箭专家龙乐豪院士在宁透露: 2030年前 中国将9探火星金星木星

  □金陵晚报记者 王君

  2020年,中国建成空间站,2030年以前,中国将会对火星、金星、木星进行9次探测,而最早2018年,中国可能就会有探测器登陆火星……

  为激发青少年“科学创新”的激情,在昨天上午举行的第2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我的科学梦”主题报告会上,中国运载火箭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龙乐豪,我国大洋科考史上第一位女首席科学家韩喜球,南开大学高分子化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孙平川受邀与全体参赛学生分享了他们的科学梦想和创新体会。

  嫦娥三号有望12月发射

  嫦娥二号已飞往5000万公里外的太空,而嫦娥三号的发射时间表也广受关注,它大概啥时候能发射?龙乐豪院士透露,今年12月初,嫦娥三号可能会再探月球,他解释说,卫星发射并不是你想什么时候发射,就能什么时候发射的。地球和月球都是转动的,地球和月球,只有在特定的时候才会交会,如果在不是双方交会的时间发射就到不了月球,经过精心的轨道计算,在12月初有那么三四天,是非常好的发射窗口。

  2030年前9探火星金星木星

  在报告会上,龙乐豪院士还透露了中国未来的航天事业蓝图,中国将会在2020年建成空间站,它的基本设想是一个核心站,两个实验舱。

  还有一个计划是进行无人的或者有人的月球探测,他解释说,如果中国人要上月球有两种方案,如果想快一点儿,就用正在研制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如果想不那么复杂,可以用一个重型的火箭,加大起飞重量,把它送到太空去。龙乐豪透露,今年年底有可能会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把月球探测器送到月球表面,并且取样再返回地球,这项工作正在顺利进行。

  除此以外,中国将在2030年以前,对火星、金星、木星一共进行9次的探测,其中最快2018年5月,“我们将利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将中国首个火星环绕探测器和着陆探测器送到火星表面去”。

  已开展航天飞机技术探索

  除了载人航天系统,许多人关心中国的航天蓝图中,是否有航天飞机的设计和制造的计划,对此龙乐豪院士说,在航天飞机方面,中国在多年前就已开展相关的技术探索研究。

  龙乐豪表示,目前我们国家航天蓝图未来的展望包括建设空间站,但空间站不一定由航天飞机来进行运输,从技术上来讲,美国的航天飞机是人类及航天战略的骄傲,但是遗憾的是它的目标太超前,离我们人类目前制造工艺技术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它造成了两次一共14位航天员在空中罹难,没有给人逃生的通道,一旦出了事这些人就作无谓的牺牲。龙乐豪说,其实发展航天飞机的设计和制造,中国的技术储备是没有问题的,国家一旦需要,中国有专家可以干这个事情。

  海洋是巨大的基因库

  在韩喜球眼里,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比如海水里面有丰富的矿物质。海水里面溶解的元素有80多种,这些人类已经在开发了。

  海洋还是一个巨大的基因库,没有人知道那里具体的生物种类,但保守统计至少有20万种以上,包括海洋植物约2万种,海洋动物约18万种,可以供人类利用的鱼虾贝藻每年有6亿吨,海产品提供的蛋白质约占人类食用蛋白质总量的22%。除此以外,海底还生存了一群不大为人知的一个黑暗生物圈,比如说海底热液喷口的生物群,在2000多米深的一个地方,科考专家发现了神奇的生物管虫,管虫里还有白色的螃蟹,密密麻麻的虾在海底热液喷口附近。据了解,在今年7月,中国自己研制的蛟龙号7000米载人深潜器在南海拍摄到了海底冷泉喷口生物群,有密密麻麻的螃蟹、紫贝等生物。

  中国取得海洋三大矿区

  除此以外,海底的矿产资源也是种类丰富,沙资源,油气资源,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等资源都很丰富。

  韩喜球说,经过多年的科考、研究,中国在东北太平洋取得一块“多金属结核矿区”,矿区的锰结核可以开采20年。她说,“中国在2005年调查了金属硫化物,虽然起步非常晚,但是进步非常迅速,在西南印度洋脊,我们是第一个取得海底矿区的国家。另外,我们去年提出了申请,今年获得了批准,在西太平洋也有了3000平方千米的矿区。”

  孙平川介绍说,创新大赛上的作品让他大开眼界,激发了自己对于创新和电子物理领域产生兴趣。你可能难以想象,在大学的时候,他曾经用铝饭盒制成了一个简易的核磁共振的装置。自己动手制作了从小火车站的显示屏到各式各样的电器,甚至还在早年,就用计算机进行了类似3D的动画设计。有一段时间,他一直在研究,怎么用计算机画出来,还能够闪烁,还能够动起来,曾经用一个星期的时候解决一个逗号的问题。

  而对于创新人才,孙平川认为大学应该有独特的通道和接纳机制,高校的实验室应该对有科学梦的孩子打开大门,大学教授应该对有创新能力的孩子有更加自主的选择权。

  >>>新闻附件

  龙乐豪

  龙乐豪院士,中国运载火箭技术专家,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获得者,龙院士参与设计的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被誉为“金牌火箭”,保持100%的飞行成功记录,龙院士还参与了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的顶层研究设计,主持过载人登月发展战略研究,提出我国载人登月工程发展思路与技术途径的建议。昨天,他这样介绍自己:“一个76岁的老人,一个农民的儿子,一个从牛背上走下来的火箭总设计师”,由其担任总设计师和总指挥的三种火箭——长征三号甲乙丙火箭,已经发射了57次,将69颗卫星送入了预定的轨道,成功率达到98%。

  韩喜球

  中国大洋科考的女首席韩喜球研究员,在中国大洋一号第19航次考察第三段中,担任首席科学家打破了大洋科考史上男性独霸天下的局面。她参与发现了西南印度洋脊上的首个海底黑烟囱。

  孙平川

  南开大学高分子化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孙平川研究员,在30年前,曾是首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高中数学组一等奖获得者。

(编辑:SN010)
看新浪新闻赢iPad mini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中国外长访东南亚绕开菲律宾 菲让越捎话
  • 体育亚锦赛男篮胜印度 王哲林18+9郭艾伦16分
  • 娱乐梦鸽告领班介绍卖淫 家人不知受害人受辱
  • 财经恒天然确认雅培是要求隐瞒的涉毒奶企
  • 科技首个人造牛肉汉堡问世:口感偏硬少汁
  • 博客杨俊锋:法官嫖娼在我国并不鲜见
  • 读书日渐疏离:亚洲国家爱美国还是爱中国
  • 教育福建“被调包”试卷作文空白 考号有涂改